01
关于阅读
不少人读书只追求量,读书似囫囵吞枣,似懂非懂,而这本书的作者认为“阅读的目的是读得好,不是读得广”。
读书时,你需要注意是否能提出问题:书在讲什么?细节论点是什么?作者说得有道理么?以及和你自身有什么关系。
深层次的读书,不是只知道作者说了什么,而是探究作者为什么这么说?这些内容是否能应用到你的学习工作生活中。
02
阅读的四个层次
作者提出了阅读的四个层次,分别为基础阅读、检视阅读、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,并且鼓励大家往更高的阅读层次迈进,做一个“自我要求的读者”。
基础阅读
基础阅读是最低水平的阅读,简而言之就是读得懂、认字,不会读着卡壳即可。
检视阅读
检视阅读强调在有限时间内,知道这本书大概讲什么,这样方便我们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进一步阅读,有点类似于咱们读书时语文课前的略读,主要可以通过这几个方式:
拿到一本书,先看看书名、序,大概知道这本书的类别,比如文学类、工具类;再看目录,明白这本书的大概脉络;然后浏览索引(如有)、书衣介绍;从目录选几章感兴趣的章节看看;最后,随便翻阅书中的内容,尤其是书末,大都为作者总结性话语。
其实很多朋友反馈自己看这类工具书前几十页看得进去,后面太难啃了。没关系!通读时不用费时间全读,别耗在一块时间太久即可。
分析阅读
接下来是进阶的分析阅读,分为三个阶段。
第一阶段:先了解这本书。知道他是什么类型的书,其次,能用最简单的话概述这本书;然后,根据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最重要的部分;最后,找到作者在问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。
第二阶段:诠释作者用的关键字,与其达成共识;再者,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;然后找出作者的论述,把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全都整理出来。(建议可以使用亿图脑图列下这些论述);最后,找出作者已经解决哪些问题,哪些是没有解决的,这样你就能知道这本书其实在说什么。
第三阶段:提出批评。根据自己的经验,去证明作者输出的知识有不足之处、逻辑错误、分析不完整等。(当然也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)
主题阅读
主题阅读强调的不是你所要读的书,而是你最关心的主题。
举个例子,你研究的主题是工具书,那你需要列出一份相关的实验书单,那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就可以在内。
在你书单内的所有书,不同作者间可能会有意见冲突,没关系,你只需将这些议题的不同建议整理出来,再进行自我判断,加深自己对这些议题的认知与理解。
03
精读思维脑图、假期书单
最后,附上来源于亿图脑图MindMaster社区作者禹逸雄的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精读思维脑图,可点击下方卡片查看高清源文件。